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
一曲陕北信天游,高远嘹亮,如大风掠过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诉说着黄河儿女心中的辽阔。一杯潮汕工夫茶,云气升腾,让茶香弥漫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海外游子挥之不去的思念和寄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2011年6月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全面进入了有法可依的历史时期。法律对非遗调查、建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非遗传承与传播、相关法律责任等提出明确要求,为非遗保护政策的长期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以来,31个省(区、市)出台了非遗保护地方性法规,很多地方还制定了单行条例。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设置了民族传统技艺、戏曲表演等82个非遗保护和传承相关专业。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同时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
非遗传承需要更多青年“守艺人”
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千年文脉孕育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些古老文明脉动出鲜活生命力,需要不断为其注入养分,需要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传承保护。
人才的培养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中之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提出了认定非遗传承人这一角色,并引入了传承人退出机制,对代表性传承人的审定、保护及应当履行的义务作了明确规定。
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了五批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公布1.6万多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但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大多数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偏大,平均处于50岁以上的年龄段,最大的已经进入百岁行列。
非遗传承中的人才紧缺难题,也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们的重视与关注。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人大代表姚建萍多年来不遗余力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工作。在她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养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近10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传承乏力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许多非遗项目青年从业者数量锐减,出现传续的断层甚至后继无人的境况。”姚建萍告诉记者。
围绕非遗新生代力量的培育问题,姚建萍表示,“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重要命题,其核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没有足够数量和高素质的传承者,其赓续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姚建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建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纳入高等院校学历教育体系。
“刀触、角度、力度、弧度、速度、频率,刻瓷的这些手法细节很重要。”近期在淄博的一场传统技艺示范课中,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国瓷陶艺书画院院长王一君现场创作刻瓷作品,向学生们示范刻瓷技艺的具体操作手法。
深耕非遗领域多年的他认为,传承人认定方式单一、传承模式不够多样、传承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影响非遗持续发展。王一君告诉记者,以博山陶琉为例,超过80%的陶琉“非遗”传承采用传统的师徒制模式,使得传统手工艺只在固定的圈子内流动,容易失传。
“壮大非遗传承人才队伍,要构建多元化的非遗认定体系,推动非遗传承模式多样化发展,要推动学校、企业与手艺人之间的合作,建立健全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王一君建议,要不断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承基地和传播基地建设,让企业实体与传承项目相匹配,使相关传承摆脱单纯的技艺传承,肩负起非遗传承与文化创新、扩大非遗传承项目影响力等多项责任。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近年来,多地通过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创新非遗产业等方式,把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发挥非遗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坐落在怒江大峡谷海拔1800米的山间缓坡地,因为能经常看到云海,被誉为“云端上的村庄”。过去,生活在怒江两岸的人们只能通过溜索进出大山。近十年来,随着当地跨江桥的凌空架起,盘山路的纵横远方,这座藏在大山深处的村庄如今变成了坐在云端看世界的美丽村寨。全国人大代表、老姆登村村民郁伍林在发展民宿的过程中,将“哦得得”、“达比亚”等怒族非遗表演融入乡村旅游体验中,深受游客欢迎。
“乡村旅游不仅仅是给游客提供‘吃饭’、‘睡觉’的地方那么简单,更在于文化的栖居。”从老姆登第一家民宿老板到非遗传承人,怒族的传统民歌从农家小院走向了全国各地非遗“展演”的舞台,郁伍林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保护是一项全民的事业。保护不是束之高阁,传承也不是留存资料,而是要让非遗‘活起来’。”
贵州省赤水市的苗族姑娘杨昌芹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也是一位“90后”全国人大代表。“这是我们结合非遗竹编技艺打造的一个产品平台,名字叫‘极竹堂’,寓意是努力把竹艺发展传承到极致。”杨昌芹告诉记者。
她与竹为伴十余载,在传承好“赤水竹编”这门非遗技艺的同时,将竹编产业从一个小加工作坊发展到公司化运营,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地,并依托该产业,带动了周边3000名乡亲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一根根普通的慈竹,经刮青、破竹、起篾、染色、煮篾、拉丝、编制等20多道工序,竹片被处理成晶莹透明、细如头发、比纸片还薄的精细竹丝,再精心编织制作成各种竹编工艺品。
杨昌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有生命力,关键就是让产品活起来,让它变成现代化的日常生活用品。“任何一门手艺能够得以传承,一定是融入人们生活中,不仅要实用,还要契合各个时期的审美价值,并在开发中创造新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全面有效实施,2024年5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执法检查组在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部署执法检查工作。
此次执法检查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对文化方面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推进文化法治建设意义重大。执法检查采取执法检查组赴地方检查、委托省级人大常委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5月至8月,执法检查组赴山西、内蒙古、吉林、福建、山东、广东、云南、新疆等8省(区)开展实地检查。委托河北、黑龙江、上海、浙江、湖南、四川、贵州、甘肃等8省(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据悉,此次执法检查将重点检查5个方面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职责落实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建设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情况。
9月中下旬,执法检查组将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总结执法检查工作并研究讨论执法检查报告稿。10月下旬,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关于检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鱼灯民俗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溪头镇已有600多年历史。近年来,溪头镇致力于传承鱼灯非遗和发展鱼灯新业态。图为小朋友在溪头镇汪满田村鱼灯工坊内玩耍。摄影/新华社记者 傅天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406/t20240614_4374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河南睢县“志愿服务乡...
2024-12-25念好“四字诀” 写...
2024-12-24同仁市人大开展“七个...
2024-12-24同仁市扎实推进人大机...
2024-12-24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
2024-12-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