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人大舆情 > 正文

广西人大: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务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4-12-24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人大网

  人大民族工作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5日至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柳州召开2024年全区人大民族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各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统筹谋划和推进人大民族工作的经验做法,研究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和路径方法,扎实推进民族方面的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创新代表工作,充分发挥平台示范引领作用。制定《关于设立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人大代表联系点的工作方案》,明确设立方式、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及培育主题等 6个方面的建点标准,由各专工委牵头着眼柳州发展难点、特点,严格筛选培育典型集体,在全市4个村镇、4个社区、2个工业园区、3所学校、1个公园和1家医院创新设立15个“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人大代表联系点”,通过联系点培育典型、示范引领,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在基层一线走深走实走细。

  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精准立法,写好桂林旅游场景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文章。聚焦“两个保护”、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重点领域精准立法,重点加快漓江重要支流保护管理、漓江流域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制定工作,审议《桂林市旅游市场秩序管理条例(草案)》《桂林市漓江洲岛滩涂岸线保护管理规定(草案)》,把每年4月25日定为“漓江保护日”,以严格法规强化对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搭建起不因人为因素变化而变化的永续法规保障体系。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藤县狮舞抓手作用,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大基层实践。将促进传承发展藤县狮舞列为基层人大民族工作具体抓手,通过明确方向、完善网络体系、坚持上下联动,通过人大监督促进非遗文化传承,推动狮舞传承发展立法,夯实梧州市法制基础,调动人大民族工作积极性,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人大履职各领域,助力梧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

  钦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弹好三部“协奏曲”,有力有效服务平陆运河建设。一是弹好立法协奏曲,打造“共护运河建设”等品牌,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与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贯通融合;二是弹好监督协奏曲,联动政协民主监督职能和纪检监察党内监督专责,落实“专责监督+专项监督”协同联动的市委部署,重点对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等 7 个方面进行监督;三是弹好代表协奏曲,通过人代会审议、集中视察、联合调研、代表小组视察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组织了 21 件涉及运河的代表建议提交全国、自治区人代会。

  玉林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侨乡”特点,以“侨”为“桥”,以人大力量唱好“服务保障、文化润心、经济发展”三部曲。一是与市政协外事联谊民族宗教委、市侨办、市侨联、致公党玉林市委会等建立“五侨”联动机制,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人大工作融合发展;二是开展“侨情有约”等一系列宣讲联谊活动,增强侨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三是与海外侨领连线,听取涉外经济领域五级人大代表、海外侨商侨领、企业家的意见建议,促进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共协作谋发展。

  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职责作用,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紧紧围绕自治区“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和市委高质量建设“一市一区”战略部署,锚定经济提速、产业发展、园区壮大三个重心开展人大监督,积极协调督促推进解决园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作出《关于加快推进百东新区(百色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从6个方面34项内容为百东新区建设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助推打造新山铝产业示范园、百色工业园区和深百产业园3个300亿级产业园区,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趟出一条新路子。

  贺州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跨区域合作,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到肇庆市开展贺江水资源环境保护区域协同立法合作考察交流活动,签署《肇庆市人大常委会与贺州市人大常委会区域协同立法合作协议书》,就贺江水流域环境保护开展协同立法;与广东清远市、湖南永州市共同推动桂粤湘边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三市人大代表联合履职,促进了三市各族群众交流、友好睦邻关系、民族特色旅游发展,为示范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动依法治旅,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和旅游发展作为“十四五”立法工作重点;2021年以来,先后颁布实施《融水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融水苗族自治县芦笙和斗马文化保护条例》,2024年启动了《融水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条例》立法,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持。

  资源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基层人大推动社会治理新模式,巧用“四碗油茶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该县三个民族乡人大主席团巧借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爱喝油茶、常以油茶宴客会友的民俗习惯和已形成的“油茶文化”,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运用“四碗油茶工作法”引导各级人大代表以多种方式参与解决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通过利用人大代表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身份优势,依托代表履职站点,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诉前、化解在基层,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发挥人大优势推动恭城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物质基础。围绕“做大做强恭城油茶产业”的目标开展立法工作,通过深入各乡镇、各茶叶种植基地、油茶加工企业进行调研,组织外出考察,着力从解决群众关注的原材料生产、科技创新、标准建设、品牌打造、文旅融合、非遗传承和宣传推介等方面通过立法加以规范;今年制定实施的《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油茶产业发展条例》,有力促进了民族特色产业发展。

  凌云县人大常委会巧用“三道加法”提升监督质效,助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一是推行“调研走访+问题清单”监督模式,聚焦强化项目带动、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助力打造民族经济发展新引擎;二是推行“产业基地+履职践诺”监督模式,积极创建人大代表带动产业发展基地31个,助推加快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进程;三是推行“询问评议+跟踪销号”监督模式,将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助推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创新人大监督模式,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将工作评议与监督工作紧密结合,每年对政府工作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全覆盖的年度工作评议和履职评议;设立人大监督岗,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及其负责人的全面监督,推动其依法行政、勤政廉洁;开展全县“三大富民”产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和全县经济运行督导调研,提出了加强产业扶持、促进产业升级等建议,推动自治县特色产业发展。

  大化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以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N”为平台,促进易地安置区各民族互嵌式发展。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景城建设、创业发展和基层治理等措施,扎实推进易地安置区人大代表与各族搬迁群众、民族团结与意识形态、民族元素与城区建设、搬迁后续与就业创业以及民族事务与社会治理互嵌交融,民情民意畅通、监督中心工作、监督履职作为、建议督办等工作取得实效,提升了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金秀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以问题为导向,抓好“小切口”立法,推动民族自治地方高质量发展。为解决自治县瑶医医师行医资格及瑶医药纳入医保,旅游导游人才紧缺,古茶树保护和开发利用,景区与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等问题,先后制定、修订和起草了自治县瑶医药发展条例、自治县旅游管理条例、自治县古茶树保护条例以及自治县山水瑶城景区条例,为自治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法治基础。

  

  编辑:李恒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rd.gov.cn/2024/12-23/2045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