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演员冯冠博: 贵州给予我丰厚土壤
人物名片 冯冠博,一级演员,“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贵州省“四个一批”人才、文艺类甲秀文化人才,贵州省“德艺双馨”称号获得者,贵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京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现任贵州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贵州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兼贵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实习生 李开祯祉
6月10日晚,聚光灯下,当一声声“知行合一”由内而外、由弱及强从冯冠博饰演的王阳明口中喊出时,贵州京剧院新编历史京剧《阳明悟道》王阳明顿悟形象被定格在2022年的夏天。
舞台之上,冯冠博以沉浸式的演出方式,演绎了王阳明被贬贵州的坎坷人生。在观众眼中,台上那个一袭素衣、长髯水袖的俊俏老生便是王阳明;在票友眼中,这出《阳明悟道》的出戏与入戏之间把握微妙,竟难以分辨哪个是王阳明,哪个是冯冠博……
从北至南,生于河南开封的冯冠博,似乎找到了与500年前生于浙江绍兴的王阳明西行贵州的共通之处,那就是“充满人情味的贵州给予我丰厚土壤”。
艰难学戏遇上京剧低潮
1976年,冯冠博出生在“中国戏曲之乡”河南开封,这里是出了名的戏窝子。
冯冠博父母是京剧票友,家里经常有票友相聚,吹拉弹唱,好不热闹。工作之余,母亲常带他到郊外翻跟斗、练武术。耳濡目染,冯冠博自然喜欢上了京剧。
1989年,冯冠博考上重点中学不久,母亲看到中国戏曲学院附中京剧表演专业面向河南贵州招收定向生,便兴冲冲地问他要不要报考。听说考上就可以上台表演京剧,冯冠博欣然答应。
此后的一年中,冯冠博跟随同为票友的大伯学习京剧。学身法、练唱功、养心态,大伯对他起到了重要影响,成为他走向京剧道路的启蒙老师。
刻苦训练,冯冠博如愿以偿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入学第3年,学校组织考核,达不到学习要求的就会被送回老家,冯冠博凭借优异的成绩通过考核。
经历过变声期,冯冠博越唱越好,频频受邀演出。为了勤工助学,他开始到处唱戏,嗓子使用不当造成声带结节,这意味着他的戏曲生涯还没开场便要落幕。
当时的医疗条件,因声带结节重返舞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是北京最好的医生,也只有50%的把握,且治疗费用高达4000元。
在母亲的支持下,冯冠博选择做手术,术后一个月不能讲话。术后几天,同样做了手术的同学恢复期结束,开始练习发声就发现手术失败,再也不能唱戏了。
冯冠博很受打击,但好在有母亲陪伴。在焦急困苦中熬过恢复期,冯冠博第一句话便小心翼翼地叫了一声“妈”,泪水浸湿眼眶,他感觉很好,嗓子回来了。
附中毕业,成绩优异,冯冠博拿下毕业大戏《八仙过海》中男主角吕洞宾的演出机会。
1997年,受娱乐文化冲击,传统戏曲几乎无戏可演。毕业,摆在冯冠博面前的两条路,一条是继续在中国戏曲学院攻读大学,一条是回河南省京剧院工作。冯冠博选择了后者。
兜兜转转来到贵州
冯冠博那时“对这个行业没有底”,继续读书可能毕业后连工作都没有。
回到郑州,京剧市场不景气。身边同学、朋友纷纷放弃京剧,只有他守着每月180元的微薄收入。但7年的学戏生涯让他心有不甘,剧院没有演出环境,他就跑到电视台给《梨园春》“趴趴活”,跑一天龙套能有50元收入。
一年后,冯冠博在朋友建议下离开剧团到上海“捞金”。上海娱乐发达,却没有戏曲演出舞台,冯冠博唱歌、跳舞、做管理,什么都干,就是没有机会唱戏。
趁着参加第八届河南省戏剧大赛的机会,冯冠博决定回到剧团,好好排练,踏踏实实地唱一辈子戏。这次大赛,冯冠博一举夺魁,获表演一等奖。2001年,冯冠博参加河南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获金奖第一名;2002年参加河南省第九届戏剧大赛获表演一等奖。
5年磨炼,冯冠博在河南小有名气,但京剧式微,名气虽大,生活却不如意。
一次偶然的机会,冯冠博时看上一套上下共50平方米的复式楼,但要付2万元首付,工作5年,冯冠博只攒了8000元,他又跟父母借了1万元,和同事借了2000元,勉强解决首付。每月收入300元,房贷还款500元,冯冠博只能再次离开剧团,前往福建参加综艺节目赚钱还房贷。
2005年,河南省京剧团排练《少年杨靖宇》,冯冠博回到河南,半年的时间,除了完成《少年杨靖宇》的剧目排练,他还参加了2005年全国青少年戏剧大赛,获得最佳表演奖;参加“第五届CCTV青年京剧演员大赛”荣膺荧屏奖。
在此之间,冯冠博结识了著名关(肃霜)派传人、贵州京剧表演艺术家侯丹梅,并在侯丹梅的邀请下前往贵州合作演出京剧《巾帼红玉》。
舞台上频频获奖,事业上如日中天,全国多家京剧院向冯冠博抛出橄榄枝,其中不乏知名剧院,但冯冠博选择了地处西南的贵阳市京剧团。
冯冠博的选择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纷纷劝他。
从中国戏曲学院学习与贵州同学相识,到前往贵州排演《巾帼红玉》,冯冠博心里清楚,遥远的贵州不仅有名角,还有这片土地上特有的人情味。
因此,他的选择多了几分坚决。
愿把最好的时段交给贵州
河南到贵州1500公里,从《布依女人》到《阳明悟道》,冯冠博饰演的京剧角色总是围绕着贵州这片土地。
2006年,冯冠博正式调入贵阳市京剧团(后更名为“贵州京剧院”),迎来了人生的黄金期和事业的爆发期。
16年过去,冯冠博参与主演的《黔人李端棻》《王阳明龙场悟道》《锦绣女儿》等多部大戏,艺术成就屡破新高,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奖、贵州省首届戏剧类大赛一等奖、省“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贵州省文艺奖等揽入怀中。
2009年,在侯丹梅的支持下,冯冠博被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录取。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文武老生李光,杨(宝森)派传人、教育家叶蓬和艺术家曹剑文等戏曲名家指导下,冯冠博吸收了不同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艺术表演再上新台阶,也为贵州取回了京剧艺术的真经。
2014年,贵州京剧院创新京剧表演,冯冠博领衔主演了京剧《魔侠吉诃德》,凭借新颖的表演方式、手法和幽默的武打设计,该剧赴西班牙、墨西哥等国交流演出大获成功,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贵州走向全国,冯冠博一路高歌,屡次站上央视等高端舞台,将一个个鲜活的贵州人物带到北京,带给全国。
从《布依女人》到《锦绣女儿》,冯冠博不仅领略了侯丹梅精湛的京剧造诣,还在侯丹梅的引导下,将贵州地域文化融合到京剧表演中,开启了独具贵州特色的京剧创新。
冯冠博将此称为“贵州新京剧”,承开一脉新气象。在他看来,这种立足于贵州文化滋养的创新表达,不仅让贵州京剧重获新生,同时也让贵州在全国京剧版图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贵州的人情味,体现在山山水水和淳朴的人文风情,从阳明先生在贵州悟道,就能看出贵州少数民族给予他在思想上的转变。”在贵州生活16年,贵阳成为他生活最久的城市,冯冠博在这里找到了学戏的初心,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找到了自己的家。
“贵州给予我的是最好的土壤。在将来的艺术探索实践中,把贵州文化和国粹京剧艺术有机结合起来,把‘贵州精神’传承好弘扬好。”采访中,冯冠博不止一次表示,“贵州把能给我的都给了,我愿把自己最好的艺术生涯交给贵州。”
原文链接:http://www.gzrd.gov.cn/gzwh/5645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河南睢县“志愿服务乡...
2024-12-25念好“四字诀” 写...
2024-12-24同仁市人大开展“七个...
2024-12-24同仁市扎实推进人大机...
2024-12-24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
2024-12-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