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书屋创始人周光俊: 阅读改变人生
清镇市卫城镇坪寨村,小路伸进春光明媚的油菜花田,周光俊家在花田深处。
白墙青瓦内,藏着满园书香。从书房到客厅、茶室、卧室,几乎每个房间都摆着书。住宅二层,是周光俊创办的耕读书屋,藏书3万余册,供邻里免费借阅。
周光俊站在满屋的藏书中,侃侃而谈,从四书五经到四大名著,从历史典故到唐诗宋词,从岳飞、杨家将到当代英雄,信手拈来。“最近沉迷于《人民日报》的副刊,每期都看。”
回望走过的路,周光俊不止一次感叹:“阅读深深地影响我的人生。很庆幸多读了几本书。”
将周光俊领进阅读世界的是他的祖上。清朝时期,大学士王仁阁曾给卫城题词,词曰:百亩田、万卷书,栽青松、种绿竹,琴三弄、酒一壶,半作农夫半作儒,非是仙家非是佛。“祖上便将‘以耕读为主业’作为家训传了下来。”周光俊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虽穷,却有很多雕版印刷的书籍。”
老屋的大山后面,是一个煤窑,村里的大部分人都靠着挖煤为生。为了补贴家用,十七八岁的周光俊,揣着几本连环画挖煤去了。休息时间,工友们总是围着周光俊,听他讲“程门立雪”“凿壁偷光”,讲岳飞、杨家将、隋唐英雄……
周光俊的少年时代,书本很珍贵。“一斤粮食1角8分,一本书要2角、3角。”在买书这件事上,周光俊很舍得。“每逢赶场,都要去,就是为了看看集市上有没有新书。”
很多人都觉得不划算,“一本书要花掉好几斤盐巴钱。”周光俊却觉得,不能这么算账。读过书的人,眼界、见识完全不一样……
“一定要读更多的书。”周光俊对自己说。家里的书越买越多,买不起书又想看书的邻居,慢慢地都来找周光俊借,甚至外村也有人问路而来。“索性就做了几个书柜,把家里的书整理上架,供人借阅。”
1970年,4个书柜,1000余册书籍,挤在周光俊老屋的厢房里,这便是“耕读书屋”最初的模样。十里八乡的乡亲都到坪寨村大坡脚的周家借书。书越读越多,周光俊便开始提笔写作,“很多稿子被报纸等刊发,村里人都叫我‘土记者’。”
阅读、写作,周光俊的命运轨迹就此扭转。“1982年,卫城区企管站招聘统计员,我得到了这个机会。从统计员做到乡政府秘书、副镇长。”谈起这段经历,周光俊至今都觉得是个奇迹,“全靠阅读,改变了人生。”因工作原因,几换住所,但走到哪里他就把耕读书屋办到哪里。
几十年来,耕读书屋影响了不少人。“村里有个小伙落榜,灰心丧气走进书屋,最后在这里重振旗鼓,再上考场。”“村里的周光兴,从书屋里借阅养鸡书籍,成了养鸡大户。刘发玉借了西瓜种植技巧的书籍学习,种出的西瓜又大又甜。”
2021年,中宣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主办2021“新时代乡村阅读盛典”,周光俊被评选为“乡村阅读榜样”。
周光俊已经退休多年,却依旧手不释卷,几亩田、万卷书,半作农夫半作儒,耕读度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清)
原文链接:http://www.gzrd.gov.cn/gzwh/5620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河南睢县“志愿服务乡...
2024-12-25念好“四字诀” 写...
2024-12-24同仁市人大开展“七个...
2024-12-24同仁市扎实推进人大机...
2024-12-24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
2024-12-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