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征求《安徽省消防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意见
《安徽省消防条例(修订草案)》已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现予以公布,欢迎于2022年4月18日前提出修改意见。
安徽省消防条例
(修订草案)
目录
第一章总 则
第二章 消防安全责任
第三章 火灾预防
第一节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第二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第三节建设工程消防安全管理
第四节其他规定
第四章 消防组织
第五章 灭火救援
第六章 火灾事故调查和处理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体系。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将消防业务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逐步增加投入,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消防科技水平,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消防工作协调机制,设立消防安全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本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承担城乡消防监督和应急救援工作。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与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建立协作机制,加强消防监督检查、火灾隐患核查、火灾事故调查、违法行为处罚、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协作。
第六条预防火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第七条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等单位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第八条鼓励、支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进智慧消防建设。
第九条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因参加扑救火灾或者应急救援受伤、致残或者死亡的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抚恤、优待;应当追认为烈士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办理。
第十条每年11月9日为本省消防日。
第二章 消防安全责任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
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消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主要责任人,其他负责人应当落实消防安全“一岗双责”制度。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
(一)建立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二)编制消防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三)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检查;
(四)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消防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和保障消防教育培训、技术服务和物防、技防等工作;
(五)对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或者区域性火灾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并推动整改;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工作职责。
第十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
(一)组织、指导、督促本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做好消防工作;
(二)指导、支持、帮助村(居)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消防工作;
(三)依托城市网格化等综合管理平台,对公共消防设施、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及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予以处置;
(四)组织做好火灾事故善后处理相关工作;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工作职责。
第十四条 消防救援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法开展消防监督检查,监督指导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二)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三)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宣传,组织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管理或者指导消防队伍的建设和训练,根据需要指导单位开展消防演练;
(四)消防产品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
(五)组织、指挥、承担火灾扑救工作,负责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
(六)参加政府统一领导的应急救援工作;
(七)推广消防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第十五条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负责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工作。
第十六条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相关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十七条 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生产、流通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发展改革、交通运输、自然资源、财政等部门在规划制定、调整和实施工作中,应当按照规定履行相关职责。
教育、经济和信息化、民政、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商务、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邮政管理等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根据本系统、本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行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第十九条 公安派出所按照国务院公安部门的规定履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等职责。
第二十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村(居)民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二)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
(三)维护保养公共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
(四)督促相关单位和村(居)民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五)协助相关部门开展消防法律法规、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救援。
第二十一条 单位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
(一)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二)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三)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确保单位周边消防车通道实行标识标线管理并严格落实维护管理职责;
(四)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五)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员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六)组织火灾自救,保护火灾现场,协助调查火灾原因。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二十二条 依法确定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履行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责任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
(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三)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四)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管理本单位的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
(五)自行或者委托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并自评估完成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评估报告报所在地消防救援机构备案;
(六)积极应用消防远程监控、电气火灾监测、物联网技术等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确定,由应急管理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从事家庭生产加工、农家乐、民宿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落实消防安全措施,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农家乐、民宿的消防安全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履行单位消防安全职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标准由省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规定并公告。
第二十四条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的,产权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当事人应当在订立的合同中依照有关规定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承包、承租或者受委托经营的单位应当在其使用、管理范围内履行消防安全责任。
第二十五条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管理区域内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
(一)承接物业管理时,查验共用消防设施的完好状况,做好查验、交接记录,并告知业主委员会;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应当及时告知全体业主,并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制定管理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建立消防档案,明确具体部门或者人员负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记载消防档案;
(三)按照规定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定期对管理区域内公共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和消防车通道标识标线进行维护管理;
(四)有条件的住宅区统一设置电动车存放和充电场所,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加强管理;
(五)开展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业主、使用人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予以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的,及时报告消防救援机构或公安派出所依法处理;
(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开展消防演练。物业服务企业发现管理区域内公共消防设施损坏,需要动用专项维修资金进行维修、更新和改造的,按照国家和本省住宅物业管理的相关规定办理。
无物业服务企业的住宅区的消防安全日常管理,由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代管或者指定单位管理。
第二十六条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书面约定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定联合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难以形成消防安全责任书面约定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进行协调。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消防车通道,应当确定责任人统一管理,共用各方不得妨碍他人使用。
第三章火灾预防
第一节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建立健全消防宣传网络和工作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常性宣传教育;在农业收获季节、森林和草原防火期间、火灾多发季节以及重大节假日期间、本省消防日前后,开展有针对性地集中宣传教育。
第二十八条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公民掌握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常识。
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和培训内容,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自救训练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科技、司法行政、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纳入科普、普法、文化和旅游服务工作内容。
第二十九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等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应急管理、消防救援机构等部门,开展安全用火用电、火灾预防、初起火灾扑救、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常识的宣传活动。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站等新闻媒体应当宣传消防知识,刊播消防公益广告。
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单位应当结合各自服务范围,组织开展相关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第三十条单位应当经常组织开展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第二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并根据城乡发展的需要及时依法调整。
第三十二条消防规划确定的公共消防设施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政府依法决定调整的,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按照规划另行确定适当地点。
第三十三条城乡消防安全布局应当科学、合理,对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及时调整、完善。
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应当与其他基础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并保持完好有效。
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及时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
第三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公共消防安全需要,加密规划建设小型消防站。全国重点镇、省重点中心建制镇应当设立消防站,其他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建立消防站,不具备条件的乡镇应当建立消防点。地域相近的消防站点,可以统筹规划建立。
消防站的设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火灾报警和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等设施。消防点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装备。
统一规划的农村住宅区,应当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
第三节建设工程消防安全管理
第三十五条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实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制度。
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对审查的结果负责。
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申请批准开工报告时应当提供满足施工需要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
特殊建设工程未经消防设计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施工;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未提供满足施工需要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的,有关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或者批准开工报告。
第三十六条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应当申请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竣工,建设单位应当向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申请消防验收。
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验收后应当报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抽查。
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其他建设工程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使用。
经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消防设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建设单位应当向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重新申请消防设计审查。
第三十七条经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的建设工程,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情况告知消防救援机构,并与消防救援机构共享建筑平面图、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消防设施系统图等资料。
第三十八条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申请,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出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意见书,需要组织专家评审的,专家评审时间不超过二十个工作日。
第三十九条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技术服务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
第四十条人员密集场所室内外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场所内使用的不燃、难燃材料应当有燃烧性能标识。
第四十一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协助。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工棚、宿舍等临时建筑的设置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规定。
第四节 其他规定
第四十二条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应当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城市人民防空地下工程和其他地下工程应当遵守国家和本省有关地下空间消防安全的管理规定,不得用于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
第四十三条公共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在营业期间不得有下列危害消防安全的行为:
(一)在演出、放映场所的观众区域使用明火、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使用其他产生火灾危险的烟火制品;
(二)进行电焊、气焊(割)等明火作业;
(三)将安全出口上锁、阻塞;
(四)其他危害消防安全的行为。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擅自动用明火或者吸烟。需要动用明火作业的,应当事先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规定,并采取严密的消防安全措施。
禁止指使、强令他人从事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生产和作业。
第四十四条禁止在商场、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以及具有火灾危险的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禁止在燃气管道、输油管道及其配套设施上修筑建筑物、构筑物和堆放影响消防安全的物品。
第四十五条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应当配置必要的灭火、逃生、救生器材,在明显位置标明紧急疏散警示。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搭乘公共交通运输工具。
第四十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每班不少于两人,并持证上岗。
第四十七条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检测、消防安全评估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具备从业条件,执业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格,并对受委托提供的消防技术服务质量负责。
第四十八条消防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行业标准。
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由具有法定资质的认证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强制性要求认证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使用。
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禁止伪造、租借、买卖、转让消防产品的相关证明文件。
第四十九条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企业和公众聚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
第五十条下列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技能培训:
(一)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二)专职、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三)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
第五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应当做好火灾预防工作,禁止下列行为:
(一)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二)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
(三)占用防火间距,破坏防火防烟分区;
(四)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五)在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六)指使、强令他人从事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生产和作业;
(七)在建筑物内的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
第四章消防组织
第五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乡消防组织建设,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培养消防技术人才,增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
鼓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统筹发挥议事协调作用,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火灾防控、消防宣传等工作。
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
不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保护半径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名镇、省级以上重点镇、中心镇,建成区面积超过二平方公里或者常住人口超过一万人的乡镇应当建立专职消防救援队。
法律规定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的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和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应当根据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或者志愿消防队。
村(居)民委员会、单位根据需要,依托治安联防、保安等组织建立志愿消防队。
第五十四条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应当组织实施专业技能训练,配备、维护装备器材,落实执勤值班制度,保持人员、消防装备处于经常性战备状态,依照国家规定承担火灾扑救、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五十五条专职消防队的组建单位应当与消防员签订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在合同期间内,保障消防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和工资、福利待遇。单位应当保障专职消防队的建设经费和消防业务经费。
第五十六条志愿消防队应当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和消防技能的学习,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演练、消防安全宣传、防火检查巡查,参与火灾扑救,协助保护火灾现场等工作。
志愿消防队员参加外单位火灾扑救时,本单位应当予以支持。
第五十七条消防救援机构应当为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标准和要求,对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进行培训和业务指导。
第五章灭火救援
第五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重大危险源火灾风险和危害评估,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火灾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开展必要的演练。
第五十九条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为火灾报警无偿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禁止谎报火警。
第六十条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有义务支援发生火灾单位扑灭火灾、抢救人员和财物。
禁止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火灾扑救。
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发生火灾,事故单位应当立即组织疏散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并采取措施,防止爆炸或者中毒等事故发生。
第六十一条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实行二十四小时值勤,接到火警后应当立即赶赴火灾现场,进行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专职消防队应当服从消防救援机构的统一调动,参加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
第六十二条消防救援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第六十三条消防车、消防艇前往执行火灾扑救或者应急救援任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其他车辆、船舶以及行人应当让行并不得穿插超越;收费公路、桥梁等免收车辆通行费。交通管理人员应当保证消防车、消防艇迅速通行。
第六十四条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扑救火灾、实施应急救援,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由火灾发生地的人民政府给予补偿。
第六十五条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在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预案演练、重大危险源火灾风险和危害评估等工作时,有关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第六十六条在修建道路以及停电、停水、截断通信线路时有可能影响消防队灭火救援的,有关单位应当事先通知当地消防救援机构。
第六章 火灾事故调查和处理
第六十七条下列非生产经营单位火灾事故,由火灾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
(一)一般火灾事故,由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调查处理;
(二)较大火灾事故,由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调查处理;
(三)重大火灾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调查处理;
(四)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单位应当根据火灾事故调查结果,对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人员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火灾事故,调查处理遵照国家和本省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八条火灾事故调查组织,有权根据事故调查需要划定现场封闭范围,进行现场勘验和检查;向知情人询问,调取资料,扣押物品;向有关机关、组织查阅、复制相关文件、资料。
发生火灾的单位和有关人员应当按照消防救援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未经消防救援机构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火灾现场,不得擅自清理、移动火灾现场物品。
第六十九条火灾扑灭后,消防救援机构负责统计火灾损失,可以委托依法设立的价格鉴证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对火灾直接财产损失进行鉴定或者评估。火灾直接财产损失鉴定意见或者评估报告可以作为消防救援机构统计火灾损失的依据。
第七十条 火灾事故调查组织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发现火灾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严重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应当纳入信用记录,实施联合惩戒。
第七章监督检查
第七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与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下一级人民政府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七十二条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对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等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消防救援机构在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消防安全检查工作中发现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以委托乡(镇)、街道办事处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消防救援机构、公安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在履行监督检查等职责时应当出示证件,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第七十三条消防监督检查采取以下方式:
(一)对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二)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
(三)对举报投诉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核查;
(四)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五)根据需要采取的其他方式。
第七十四条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配合消防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有关情况和资料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应当保密。
第七十五条单位或者个人发现存在影响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应当向当地消防救援机构等部门报告。消防救援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派员核实处理。
第七十六条消防救援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的,应当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布。
发现以下情形,不及时消除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依照规定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
(一)可燃物资仓库和生产、储存、装卸、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
(二)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
(三)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储存、经营、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
(四)人员密集场所损坏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
(五)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的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投入使用、营业的;
(六)其他不及时消除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情形。
第七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的监督检查,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向社会公布监督检查结果。
第七十八条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权,做到公开、公正、严格、文明、廉洁、高效,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对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消防设计文件、建设工程、场所准予消防设计审查合格、消防验收合格、备案抽查合格、消防安全检查合格;
(二)无故拖延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抽查、消防安全检查、火灾事故调查,不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职责;
(三)发现火灾隐患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整改;
(四)接到报警后不立即赶赴现场;
(五)利用职务为用户、建设单位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计单位、消防设施施工单位;
(六)将消防车、消防艇以及消防器材、装备和设施用于与消防和应急救援无关的事项;
(七)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执法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或者其他有关机关进行检举、控告。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七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未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严重影响消防工作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发生重特大火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条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未建立消防档案或者记载消防档案不规范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未按照规定在管理区域内设置消防安全标志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四款规定,建设单位修改经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合格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未经依法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在人员密集场所室内外装修、装饰,未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的;
(二)在商场、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以及具有火灾危险的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
有前款第一项行为,逾期不改正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公共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在营业期间进行电焊、气焊(割)等明火作业或者将安全出口上锁、阻塞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不落实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在建筑物的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两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七十八条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消防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七条当事人逾期不执行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决定的,由作出决定的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依法强制执行。市场监督、文化和旅游等有关部门,以及供水、供电、供气等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第九章附则
第八十八条 本条例自年月日起施行。
关于《安徽省消防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
——2022年3月23日在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
省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潘法律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现就《安徽省消防条例(修订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修订的必要性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需要。消防工作承担着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的重大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就发展新时代消防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消防工作和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2022年2月,中央对消防救援队伍改革又作出新部署。修订消防条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确保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需要。
二是维护法治统一的需要。为适应国家机构改革的需要,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消防法进行了修改,调整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单位等消防安全责任主体的消防安全责任,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消防产品监管、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消防监督检查等内容作出新规定。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消防法再次作出修改,对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实行告知承诺管理、取消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许可等作出规定。修订我省条例,使其与上位法相衔接,是保持法治统一的需要。
三是推进我省消防工作的需要。《安徽省消防条例》自2010年11月9日实施以来,对推进我省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新业态及电动车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亟需作出规范。同时,我省在乡镇消防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需要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二、修订草案的起草过程
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条例的修订工作,明确由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牵头负责。2020年3月,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会同省消防救援总队成立了联合工作专班,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2020年9月,起草小组形成条例修订草案初稿。2021年3月,草案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印发省直相关单位和各市人大常委会征求意见、建议。此后,起草小组赴省内部分市县开展调研,了解我省消防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听取对修订草案的意见和建议,并赴江西省学习调研。2021年11月,在安徽省人大、安徽省司法厅、安徽省消防救援总队官方网站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建议,同时,再次书面征求省直20余家单位意见。在此基础上,结合省人大常委会消防法和安徽省消防条例执法检查中收集的意见建议以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意见,对修订草案进行修改完善。2022年2月,起草小组召开座谈会,当面听取相关单位意见和建议。在多方面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小组数易其稿,各有关方面对草案涉及的主要问题达成共识,相关意见已基本被吸纳。2022年3月15日,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条例修订草案。3月1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一百零九次主任会议决定,将条例修订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
三、修订草案的主要内容
修订草案共九章八十八条,包括总则、消防安全责任、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火灾事故调查和处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一)调整部门职责。根据中央深化消防执法改革意见和消防法规定,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和单位职责。
(二)深化消防执法改革。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精神,修订草案取消和优化了相关行政审批项目:一是删除原条例第二十三条要求消防设施检测单位具备相应资质和建设单位应当委托第三方检测的规定。二是删除原条例第二十六条要求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应当申请消防安全检查的规定,赋予申请人消防安全检查告知承诺管理权。
(三)强化消防安全责任。修订草案增加“消防安全责任”专章。一是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要求,强化行业主管部门责任,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对行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第十八条)。二是加强部门协作。要求消防救援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建立协作机制(第五条);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与消防救援机构共享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相关信息(第三十七条)。三是压实单位安全责任。修订草案完善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第二十二条),增加规定了一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并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第二十一条)。
(四)对新型业态消防安全管理作出规定。修订草案规定从事家庭生产加工、农家乐、民宿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落实消防安全措施,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第二十三条)。同时,授权省人民政府制定农家乐、民宿消防安全标准。
(五)完善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和相关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修订草案细化了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安全责任,规定无物业服务企业的住宅区的消防安全日常管理,由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代管或者指定单位管理(第二十五条)。
(六)加强电动车消防安全管理。一是要求有条件的住宅区统一设置电动车存放和充电场所,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加强管理(第二十五条)。二是增加不得“在建筑物内的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的禁止性规定(第五十一条),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第八十五条)。
(七)加强消防组织建设。一是根据我省实际,鼓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统筹发挥议事协调作用(第五十二条)。二是根据工作需要和国家相关标准,明确乡镇政府专职消防救援队的标准(第五十三条)。三是加强专职消防队的建设经费和消防业务经费保障(第五十五条)。
(八)创新消防监督管理。一是鼓励、支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第八条)。二是要求推广消防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第十四条)。三是将严重消防违法行为纳入社会信用管理(第七十条)。
(九)强化事故调查和处理。修订草案增设“火灾事故调查和处理”专章,明确非生产经营单位火灾事故调查的责任主体和权限,授权火灾事故调查组织调查火灾事故现场勘验和检查等权力,要求有关单位根据火灾事故调查结果,对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人员依法追究相关责任(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
修订草案还对部分条款顺序和文字表述作了修改。
以上说明连同条例修订草案,请审议。
原文链接:http://www.ahrd.gov.cn/article.jsp?strId=e930c1a03bc4481c881911919e05eb85&strColId=f69d3407bf0b4333a78d8252f4d24261&strWebSiteId=1448865560847002&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河南睢县“志愿服务乡...
2024-12-25念好“四字诀” 写...
2024-12-24同仁市人大开展“七个...
2024-12-24同仁市扎实推进人大机...
2024-12-24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
2024-12-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